bc0182.jpg

戲中主要的室外拍攝場地,是由一條名為「東門市場」的商店街及武館林立的廣場所組成,而劇組人員都統稱這條相連的大街為──武館街。還記得第一次踏入武館街的時候,隨行的工作人員都齊聲嘩的叫了出來,因為武館街真的非常震撼。

先說東門市場的部分,最令人一看難忘的就是內裡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招牌,街上掛有的招牌多達4000多個,全部都是由幾十位美工逐個逐個用人手特製而成。為了設計這些招牌,美術部參考了許多不同的資料,當時佛山的招牌設計已經很多元化,美術字體、圖象化、立體、通透設計等等多個不同種類、款式及形狀的招牌都可以在這條大街上找到,每個都是獨一無二!。

bc0185.jpg bc0186.jpg bc0197.jpg

bc0200.jpg bc0152.jpg bc0207.jpg

bc0208.jpg bc0175.jpg bc0178.jpg

除此之外,大街各店舖的擺設亦異常迫真,如理髮店、毛筆店、古董店、賣酒的、賣洋裝、銀號等等,每一間的陳設都是參考真實資料,而且製作認真,地攤所賣的福祿壽、面粉公仔等,還有幾個紅燈籠都是特意從香港運過來的,仿照當年的店舖去裝飾,每間店的道具少說都有過百件,仔細程度真的令人無話可說!整條大街的設計重現了30年代濃烈的廣東色彩,置身這條大街之中,就有種被招牌包圍的感覺,環看迫真的櫥窗,仿如進入一個超級繁華的民初世界。

bc0205.jpg

東門市場的盡頭連接著我們的武館廣場,廣場三面都被一座座的武館包圍著,戶戶相連,且每間武館的門外都有一片空地作練功之用,集結起來就形成一個可以集體打功夫的廣場。武館的設計是依照當時廣東流行的武術,如洪拳、八卦刀等等。美術設計上,為了做到各間武館各佔地盤的感覺,各武館都掛出許多招牌,一間間擠得很密的樣子,突出佛山作為武術之鄉,武風興盛的感覺。起初我只覺武館的分佈較特別,佈置則未有太突出,只見每家武館都插有自己的領旗,牆角、屋頂,到處皆是,旗又不是特別,未免太多了吧?可是當大風一吹,我就知道我錯了!一支支的領旗隨風起舞,人就頓時被一片旗海包圍著,非常壯觀!配合一眾武師在廣場上練武,正好將佛山武術之都感覺拍攝出來。

eimg_0864.jpg

就連一向要求甚高的子丹都對武館街的設計讚不絕口,唯獨導演葉偉信表示沒有什麼特別(但導演卻是第一個在武館街拍照留念的人),美術部的心血是得到所有人的肯定。而在另一片場拍攝中的外國劇組得見武館街,竟要求把武館街留給他們作拍攝之用,甚至願意付出製作費作租金。導演聽後一口拒絕,因為導演認為這是《葉問》的武館街,就只能在《葉問》戲中出現。

武館街淪陷前的戲份主要拍攝樊少皇連環踢館,為配合少皇在戲中是北方武師的身份,動作導演洪金寶大哥特別為他設計了以少北拳為本的一套動作。少北拳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動作很大,耍起來就好像跳舞一樣。金山找就是憑這套少北拳連環擊敗武館街上所有武館,繼而挑戰全佛山武功最好的葉問!連場大打,就連體能超強的少皇都大感吃不消,還不小心拉傷了腿筋,另拍攝時更感吃力。拍罷淪陷前的戲份,繁華鼎盛的武館街立即被拆掉,並修葺成淪陷後的街。大家對於這場景要被拆掉都顯得十分不捨及心痛,如此看來,如這場景仍能留在影城的話,必定會成為爭相到訪的熱門旅遊景點。

 

12360019.jpg

美術組共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,火速將武館街由一條繁榮的街道變成一片頹垣敗瓦。由於戰亂後的街道都做得太過逼真了,工作人員親身目睹在同一條街道上,由繁華熱鬧的景象變得了無生氣,大家都有如置身當年一樣,一同經歷淪陷前後的時刻,大家都不禁泛起一陣哀傷和痛心。

淪陷後的武館街除拍攝一些淪陷後的生活苦況外,主要為拍攝甄子丹與日藉演員池內博之的一場中日對戰武打戲份,於是美術部就在廣場位置搭建了一個巨型的擂台,讓二人打個痛快。拍攝至今,上海的天氣已開始回暖,每天到了中午時份,太陽便開始高高的掛在頭頂上。烈日當空之下,要站在無遮無擋的擂台上,差點就將子丹及博之曬焦了!縱使子丹有著豐富的拍攝經驗,但面對猛烈的日光照射下亦被曬得大汗淋漓,難委子丹還要披著長袍,保持一代宗師的風範。此情此景,對於初次拍攝動作片的博之來說,可真是一場災難。

博之在拍攝每一場動作戲前都做足了準備,與眾武師排練多次,務求做到大哥的要求,加上對手是能打的甄子丹,博之更是不敢怠慢。由於缺乏經驗,為做到拳拳到肉的效果,博之特意在雙臂綁上護墊,希望能出盡力與子丹格招,令打鬥更見真實。現場所見,鏡頭前的博之勇猛非常,拚命與子丹對招,但鏡頭後卻見博之雙手發抖,臉露痛楚。博之表示,子丹的手實在太硬,縱有護墊幫助仍像打在鐵柱般,大感痛楚。博之不欲在銀幕上顯得軟弱無力,故堅持強忍痛楚,硬撐下去,並勞煩隨行的助手幫他按摩,舒緩一下。

y-012f.jpg

拍攝進入尾聲,我們要拍攝一場萬人空巷,熊黛林與抱著小葉準的華哥從人堆中擠出來的鏡頭。今次華哥身負重任,一方面要抱著小演員,另一方面又要為熊黛林在人群中開路,還要顧著演戲,少一點能耐都不成。於是在排練的時候,經驗豐富的華哥先與小演員溝通好,吩咐他只要緊緊夾著華哥的腰間,讓華哥可以走得比較輕鬆。鏡頭內見人頭湧湧,一切就如排練時一樣,華哥邊抱著小演員邊把群眾迫開,為阿Lynn衝出一條通道,華哥還有能力加入拳打日軍的動作,出來的效果亦非常好。由於導演希望調整群眾站立的位置,故需重拍一次,拍罷後卻見華哥汗留滿面且氣喘不斷。細問下得知,原來小演員突然耍脾氣,正式拍攝時竟突然放鬆雙腳,重量突然大增,加上群眾的推撞,小演員險些從華哥手上滑下。為免小演員受傷,華哥唯有單手拚死擁著小演員,並豁出去繼續把戲演完。眾人把目光移向小演員,小演員卻未知闖禍,自故自在片場奔走,自得其樂。

經過多個月的時間,《葉問》的拍攝工作終於告一段落。在拍攝過程當中,工作人員及演員彼此間都相處得十分愉快,因此當拍攝完最後一個鏡頭時,大家開心之餘同時亦感到依依不捨。開心的是電影終於拍完,睡不好的辛苦日子都過去;而依依不捨的是不知道何時再可以與這麼好的劇組合作了。拍攝工作雖已完成,但稍後還有很多後期的製作,相信大家還要辛苦多幾個月,才能將最好的《葉問》放上大銀幕呈現在觀眾眼前。台前幕後工作人員辛苦工作的最大回報,就是觀眾喜歡《葉問》這部電影,所以大家記得要買票入場支持《葉問》啊!

 

 

 

(部分引用自http://www.ipman-movie.com/blog/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p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